揭秘金融投资骗局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时间:2021-06-10
来源:第二检察部
录入:马敬
审核:王志铭
【字体:大 中 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乘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用几十年的劈波斩浪,换来了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国人民挺起来的腰杆子,不法分子却盯上了百姓腰下鼓起来的钱袋子。
“大爷、大娘,进来看看吧,我们销售的是正规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宏博(虚构名称)银行的金融外包业务,利率高,有保障,钱放在我们这里比放在银行强多了……”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声声甜甜的介绍,一份份诱人的合同,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个冰冷的骗局。这是由富拉尔基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承办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本案中,万华公司(虚构名称)法定代表人朱斌(化名)确实为辽宁省宏博银行的股东,但是万华公司与宏博银行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万华公司以做宏博银行金融外包业务的名义,借助朱斌的宏博银行股东的身份,采用向公众发放传单以及开办宣讲会的方式进行公开宣传,吸引集资者百余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000余万元。
不法分子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在自己手中,不但严重侵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许多投资者投入的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甚至是全部家当,资金在不法分子手中如果得不到妥善管理甚至是被肆意挥霍,导致资金无法退还,对投资者个人和家庭的伤害是巨大的,进而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打击“非吸”,必须利剑出击!
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我们总结出“非吸”常用套路:
1.高额利润做“馅饼”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形式众多,但其终极目的都是吸引大家投资,为了达此目的,不法分子往往不约而同地向投资者承诺高收益、高回报,前期会努力兑付,让投资者尝到一定的“甜头”,使投资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进一步加大投资,注入本金。
2.高调造势藏“陷阱”
为了寻找为其投资注本的潜在下家,不法分子往往会采用发传单、宣讲会等公开宣传的方式博取大家的眼球,还会时常组织公司团建、集体旅游等活动并对活动过程进行高调宣传,营造企业文化,彰显公司实力,获得群众好感,使投资者提升投资意愿。
3.拖延时间避“法庭”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案发往往是从无法返还本金开始的,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拖延大家报案,不法分子往往会以公司近期经营遇阻、资金条断链或者公司近期开展了新项目,资金暂时周转不开等说辞,要求大家耐心等待,为其抽身跑路争取时间。
预防“非吸”并不难:
1. 用“三不”抵住诱惑
生活中,如果有人向我们推荐非正规的理财产品,面对亲友的“好言相劝”我们不要听;面对不法分子的甜言蜜语、软磨硬泡我们不要信;发现身边有人投资了某种高息理财赚了大钱,我们不要羡慕。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内心清净,“糖衣”之下兴许藏着“炮弹”。
2. 用“三多”练就慧眼
如果我们想将多余的财富用来投资理财,事前一定要多查阅资料,学习科学的理财知识,购买正规的理财产品,遇到不懂的要多询问专业的理财人士,进行投资理财前要记得多与家人商量,用专业的知识和众人的意见练就一双理财的慧眼,避免将财富放进错误的“篮子”。
3. 用法律“利剑”维权
如果我们在理财过程中不慎投资了非正规的理财产品,并出现了不能拿回本金的情形,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已经陷入一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漩涡之中,这时我们要留存证据、及时报案,不要听信公司所谓的“耐心等待”之类的谗言,违法犯罪不容姑息,百姓利益不容侵害。
“大爷、大娘,进来看看吧,我们销售的是正规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宏博(虚构名称)银行的金融外包业务,利率高,有保障,钱放在我们这里比放在银行强多了……”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声声甜甜的介绍,一份份诱人的合同,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个冰冷的骗局。这是由富拉尔基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承办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本案中,万华公司(虚构名称)法定代表人朱斌(化名)确实为辽宁省宏博银行的股东,但是万华公司与宏博银行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万华公司以做宏博银行金融外包业务的名义,借助朱斌的宏博银行股东的身份,采用向公众发放传单以及开办宣讲会的方式进行公开宣传,吸引集资者百余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000余万元。
不法分子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在自己手中,不但严重侵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许多投资者投入的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甚至是全部家当,资金在不法分子手中如果得不到妥善管理甚至是被肆意挥霍,导致资金无法退还,对投资者个人和家庭的伤害是巨大的,进而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打击“非吸”,必须利剑出击!

1.高额利润做“馅饼”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形式众多,但其终极目的都是吸引大家投资,为了达此目的,不法分子往往不约而同地向投资者承诺高收益、高回报,前期会努力兑付,让投资者尝到一定的“甜头”,使投资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进一步加大投资,注入本金。
2.高调造势藏“陷阱”
为了寻找为其投资注本的潜在下家,不法分子往往会采用发传单、宣讲会等公开宣传的方式博取大家的眼球,还会时常组织公司团建、集体旅游等活动并对活动过程进行高调宣传,营造企业文化,彰显公司实力,获得群众好感,使投资者提升投资意愿。
3.拖延时间避“法庭”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案发往往是从无法返还本金开始的,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拖延大家报案,不法分子往往会以公司近期经营遇阻、资金条断链或者公司近期开展了新项目,资金暂时周转不开等说辞,要求大家耐心等待,为其抽身跑路争取时间。
预防“非吸”并不难:
1. 用“三不”抵住诱惑
生活中,如果有人向我们推荐非正规的理财产品,面对亲友的“好言相劝”我们不要听;面对不法分子的甜言蜜语、软磨硬泡我们不要信;发现身边有人投资了某种高息理财赚了大钱,我们不要羡慕。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内心清净,“糖衣”之下兴许藏着“炮弹”。
2. 用“三多”练就慧眼
如果我们想将多余的财富用来投资理财,事前一定要多查阅资料,学习科学的理财知识,购买正规的理财产品,遇到不懂的要多询问专业的理财人士,进行投资理财前要记得多与家人商量,用专业的知识和众人的意见练就一双理财的慧眼,避免将财富放进错误的“篮子”。
3. 用法律“利剑”维权
如果我们在理财过程中不慎投资了非正规的理财产品,并出现了不能拿回本金的情形,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已经陷入一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漩涡之中,这时我们要留存证据、及时报案,不要听信公司所谓的“耐心等待”之类的谗言,违法犯罪不容姑息,百姓利益不容侵害。
预防“非吸”小口诀
不听不信不羡慕 面对诱惑心如佛
多学多问多商量 练就慧眼辨清浊
取证报案别犹豫 法律利剑斩群魔
劳动致富是正道 共奔小康好生活
不听不信不羡慕 面对诱惑心如佛
多学多问多商量 练就慧眼辨清浊
取证报案别犹豫 法律利剑斩群魔
劳动致富是正道 共奔小康好生活